【辉煌的十年】自然科学研究:牢记总书记嘱托 强化有组织科研 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发布时间:2022.10.06

来源:科发院 编辑:罗祎 浏览次数:

党旗领航、科技报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殷殷嘱托,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围绕“建设战略科技力量,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核心使命,坚持“敢担大任、勇攀高峰”“顶天立地、追求卓越”,深入推进“有组织、有质量的科研”新模式,持续加强“规范化管理、高质量服务”,构建“四梁八柱”的科研创新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学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十年来,学校始终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全局出发,探索举校投入、有组织建设重大科研平台的新模式,努力打造“国之重器”。十年来,共获批新建国家科研基地15个、新建省部科研基地60个,累计获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经费超50亿元,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构建一流国家基地创新体系。学校在基础研究层,建设有1个国家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新技术研究层,建设有1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国家(临床)医学中心、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技术开发层,建有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在高校中率先建立全链覆盖的国家重大科技基地创新体系,在光电、制造和电气等学科领域形成了创新链完整的国家基地集群优势,培育了若干世界级的科研高峰。

 

国家重大设施创新平台建设成绩斐然。学校坚持每个五年规划聚焦一个国家重大战略,集中全校力量重点谋划建设一个重大创新平台。“十二五”获批建设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获批建设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十四五”获批建设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项目、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省部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形成以“四颗明珠”为代表的26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位居高校领先方阵。

 

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发展态势良好。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于2017年圆满通过科技部评估,排名第二,在2018年转制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次评估结果为优秀或者良好,现正全面开展优化重组工作。2021年获批组建湖北光谷实验室,正在进一步谋划争创国家实验室;已与三家国家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争创国家实验室武汉基地取得重要进展。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坚持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完善“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建设模式。2021年,制造装备数字化和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评估纳入新序列。2022年,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获得科技部批复立项,是全国高校仅有的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将力争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平台。

 

图1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四颗明珠”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产出重大科技成果


十年来,学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基础研究重大科学问题,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强化有组织、有质量的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标志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

 

承担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2012年至今,学校共牵头承担760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经费近50亿元。每年获批项目总数均位居全国前6。其中,面上项目位列全国前6,青年基金位列全国前5。获批重点类项目350余项。牵头承担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每个重大研究计划投入直接经费均达到2亿元。

 

打造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立以科技创新的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实施“登峰计划”“学术前沿青年团队支持计划”“基础研究支持计划”等重要举措,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2012年至今,我校共有42人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0人获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居全国高校前列,7个团队获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2021年,“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基础科学中心获批立项,是我国机械学科和制造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2022年,我校共有8位教授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创历史最好成绩。


图2丁汉院士领衔的“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基础科学中心获批立项

 

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奖励成绩斐然。近十年来,学校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在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中取得喜人成绩。2012年至今,我校作为牵头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2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7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0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2项,位居全国高校第5;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06项,其中陈孝平院士、潘垣院士获得突出贡献奖,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自然科学一等奖38项、技术发明一等奖28项、科技进步一等奖87项,位居全省第1。十年来,取得了一大批面向学科前沿的重大成果,如测得迄今国际最精确万有引力常数G值、创造了脉冲平顶磁场强度世界纪录、绘制出世界最精细鼠脑神经元三维连接图谱等。

 

undefined

图3近十年来我校作为牵头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图4 2021年湖北省科技奖励我校再创新高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十年来,学校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坚持有组织科研协同创新,传承“敢于竞争、善于转化”,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努力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多作贡献。

 

奋力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紧盯“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方向、聚集资源、聚合团队、聚力发展,采取重点培育、重点支持、重点突破的建设机制,高质量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2012以来,共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135项,863计划项目1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5项。自2016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来,至2021年累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92项,承担课题385项,获批立项项目数排名全国第六;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43项,获批立项项目数排名全国第四。2022年,截至目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0项通过答辩,取得历史新高。

 

全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学校学科优势,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服务国家战略。在先进制造领域,牵头“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等重点专项13项,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在先进能源领域,牵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等重点专项8项,支撑“双碳战略”。牵头“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重点专项7项,助力“数字强国”战略。在生物医药领域,牵头“数字诊疗装备研发”“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等重点专项40余项,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在光电信息领域,牵头“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等重点专项近20项,突破3D PCM系列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我国自主的相变存储器测试芯片。

 

努力产出重大科技成果。我校火炬飘带成形工艺优化设计、数字孪生训练系统、复杂空间虚拟交互导引技术、复杂山地条件下泛场景建模技术、无源保暖雪上科技护脸技术、直流断路器赋能“绿色冬奥”、防伪追溯系统与证照鉴伪阅读设备等7项成果助力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中,我校“华中9型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面向图计算的通用计算机”“多学科系统分析CAE平台”“高速大容量智能多维复用与处理芯片”“早期COVID-19 CT影像智能诊断系统”“全海深海水液压浮力自适应系统”“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等九项科技成果展出,展现了华中大的使命担当。

 

图5“火炬飘带成形工艺优化设计”等7项成果助力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

 

图6华中9型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等九项科技成就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面向经济主战场,推进学研产融合发展


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写好“两篇文章”,特别是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打造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三层次协同创新的技术转移体系,有组织的推进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全面助力中国光谷走向世界,支撑中国车谷、中国网谷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华中大力量。

 

科技成果转化持续突破。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科技部2018年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考评中获“优”,是湖北省内三家之一,也是省内唯一获评高校,获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和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近年来,实现专利转化800余项,转化金额6亿元。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由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孕育的华工激光并给予高度肯定。

 

图7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和保护

 

图8成果转化系列专项行动促进高质量成果转化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紧密围绕国家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高水平建设异地研究院14家。广东工研院被《人民日报》《焦点访谈》等誉为“全国新型科研机构的典型代表”。无锡研究院致力于攻克皇冠技术、服务高端制造,为地方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2020年6月,研究院院长丁汉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获得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顶尖人才团队顶格资金支持。始终坚持扎根湖北、服务湖北、发展湖北,牵头建设光谷实验室,依托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与长江存储、高德红外、华为武研所等光谷龙头企业深度融合,为中国光谷打造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提供智力支撑和创新源动力。与武汉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助力建设中国车谷。与武汉东西湖区共建国家网络安全基地,稳步推进国家实验室武汉基地(金银湖实验室)落地运行。

 

图9华中大—中国光谷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图10学校异地研究院分布图

 

有组织的校企科技合作提质增效。推进“龙头企业对接计划”,十年来,与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三峡集团、山东重工集团、华为、中电海康等6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系统持久的战略合作关系,与行业重点企业共建了160余个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与企业签订横向科研项目经费超过58亿元。其中,学校与华为近3年科研合作经费达4亿元,位列华为全球合作高校Top3,多项成果获评华为十大发明、十大技术合作成果,部分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图11学校“龙头企业对接计划”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助力健康中国


坚持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积极推进医工理文协同创新与交叉融合发展,注重健康与科技对接、健康与社会对接、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实施“医+X”战略,构建了覆盖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医学基础研究能力持续提高。十年来,医科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3737项。其中面上与青年项目共3536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个。

 

医学国家重点科研任务有新突破。十年来,医科积极参与新药创制、传染病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并获批5项;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6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68项。

 

医学科研基地建设取得突破。十年来,医科新增国家级平台2个(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新建部级科研机构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新建省级科研基地33个。

 

医学重大科技成果突出。十年来,医学院获各类科技成果奖214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9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8项、中华医学科技奖19项、湖北省科学技术奖156项。其中,2016年陈孝平院士荣获湖北省突出贡献奖。2021年协和医院董念国教授团队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填补了我校医科省奖特等奖的空白。马丁院士、胡豫教授分别荣获何梁何利科技奖。

 

发挥医科优势助力抗疫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学校率先实施“新冠肺炎应急科技攻关专项”,第一时间紧急投入5000万元经费,动员全校30多个科研单位,组建24支重点科研攻关突击队,针对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快速诊断检测与试剂、药物疫苗研发、临床诊治等开展联合科研攻关,为打赢这场战“疫”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法医学系刘良教授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附属医院牵头或参与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引》等系列临床指南,“同济咖啡”“协和红茶”等应用广泛,新一代智能体温红外仪、AI辅助分析系统助力全球战“疫”。2020年2月10日,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我校附属协和医院,亲切慰问一线医务工作者。

 

图12法医学系刘良教授团队    图13基础医学院李岩教授团队

 

图14“同济咖啡”和“协和红茶”

 

夯实制度保障,打造“四梁八柱”科研创新管理体系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秉持“规范化管理、高质量服务”理念,强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成果、成果转化四大核心任务,健全战略规划、组织保障、管理制度、队伍建设、对外合作、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条件保障八大举措,构建科研创新的“四梁八柱”管理体系,保障学校科研事业高速、高效、高质量发展。


 

图 15 科研创新“四梁八柱”管理体系

 

构建“1+3”有组织科研制度体系。发布《华中科技大学“十四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白皮书》,出台加快基础研究、交叉研究和重大科技创新研究的三大行动计划,聚焦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凝练重大科研任务,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开展中长周期重点支持,打造科技攻关集团军,推动有组织、有质量的重大科研攻关。


完善“1+9”科研机构(基地)管理体系。成立学校机构(基地)领导小组,分类分层出台政府批建、自主设立、参与(联合)共建、异地研究院等9项科研机构(基地)的管理制度,制定国家重点科研平台实体化建设制度,明确平台申报建设管理运行的工作标准与规范程序,厘清学校、部门、院系、平台、团队的权责关系,为我校重大科研平台扩容增效奠定了坚实制度保障。


图16科研机构(基地)管理制度体系

 

构建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成立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与成果转化领导小组,修订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相关管理办法,配套相应实施细则,完善政策体系,为有组织开展高水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奠定了制度基石。


努力打通制度执行“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化实施“减负行动”1.0、2.0体系化举措。印发《科研业务办事手册》,发布《华中科技大学科研管理制度汇编》,举办全校制度宣讲培训。主动深入院系开展业务指导,实现重点院系全覆盖。全力支持帮助院系和教师的重点项目申报、重大平台创建、重大奖项申请等。积极推进科研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快向智慧化、科学化的科研管理转变。用心用情为院系和教师科研工作做好服务支持。


图17已印发部分科研服务手册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学校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华中大大团结精神,开展有组织、有质量的科技创新,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