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发布时间:2021.05.11

来源:中欧能源学院 编辑:张思晗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谢玉莹 寇芳玲)近日,中欧清洁与再生能源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肖润在《化学工程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 10.652)上发表了《纳米孔结构调控局部浓度增强电解液实现高可逆水系锌金属电池》(Localizing concentrated electrolyte in pore geometry for highly reversible aqueous Zn metal batteries)。



肖润,18级中欧清洁与再生能源学院硕士,曾荣获华中大“疫”路讲述者,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知行奖学金。曾担任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协会外联部部长,2019年华中大—牛津夏令营总负责人,中欧能源学院1801班班长。获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奥地利维也纳总部实习offer。主要的研究领域为水系锌金属电池,目前共发表SCI文章3篇(第一作者1篇)。


时间管理的Balancer



“研究生的生活不应该只有学习,我想让它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这是肖润刚加入中欧时的初心。怀揣着这样的初心,在研一繁重的课程任务和科研压力下,她身兼数职。


作为研会副主席,肖润需要负责管理中欧能源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科技部、文艺部的各项事务,负责筹备文艺晚会、绿金所讲座、英语角等大型活动。在每场活动中,她不仅是活动的牵头人,更是每个活动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参与,研会小伙伴们的团结互助,使我累并快乐着”,当问及加入研会最大的感受时,她如是说。


作为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协会外联部成员,肖润需要负责收集相关国际组织的信息,并联系外宾。2019年9月,她正式担任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协会外联部部长,负责管理外联部的日常事务。当问及在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协会任职期间的收获时,她认为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礼貌而准确地措辞,在与国际组织沟通的过程中,学院的老师们也教会了她很多。


作为班长,肖润需要配合老师,及时准备及收集各项材料,并负责管理班级日常事务。“通过这些经历,我真的成长了很多,学会了有效与人沟通的方法,尤其是如何在合作的情况下,通过集思广益,愉快而高效地处理事情。”


国际舞台的Dancer



如果要问研究生阶段最为深刻的一段经历时,肖润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必然是牛津夏令营了”。


作为牛津夏令营的总负责人,肖润除了要配合老师关注牛津学生的生活问题外,如校园卡使用、各项资助等等,还需要策划和安排在这两个月内的多个活动。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她撰写了整个夏令营的策划书,从开幕式到各项活动,再到最终的闭幕式,事无巨细。此外,她还需要负责组织活动、协调工作,并对各项活动进行反馈。


“牛津夏令营时长约两个月,第一次作为总负责人组织这种大型活动,真的害怕自己会做得不好,但我知道我一定要尽力把夏令营筹办好。”为了确保各项夏令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肖润提前对各项事务进行筹划,从志愿者招募到志愿者分配,从设计活动到任务划分,所有细节都认真考虑,尽量做到“有备无患”。与此同时,她不断与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沟通,并参考之前的经验,不断完善此次夏令营。


最终,牛津夏令营圆满闭幕,牛津学生通过趣味运动会、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欣赏编钟表演、听京剧画脸谱、包饺子等具有传统气息的活动,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许多中欧学生与牛津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万事规划先行,任务分配合理”,当提及牛津夏令营结束之后自己的感受时,肖润说。“为了确保每一位牛津学生得到更好的帮助,以及信息传递的及时和准确。我们给他们一对一地匹配了志愿者。活动任务的划分也具体细致,清楚落实。夏令营活动的完美收官是把每一个人都安排到位,然后拧成了一股绳。”


除此之外,肖润还抓住每一次提高和锻炼自己的机会,于2019年暑假,前往联合国劳工组织意大利都灵培训中心进行了三个多星期的学习和实践,听取了来自联合国各个官员的报告和分享。与团队一起撰写了多篇相关的报道,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全球发展和国际事务,也为中欧能源学院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此次经历激发了她投身联合国全球治理和环保的热情,在此之后,通过个人渠道申请,获得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奥地利维也纳总部能源部门的实习offer。


科研攻关的Concentrator



2021年,肖润在武汉国家光电研究中心孙永明教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在化工领域顶刊《化学工程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论文《纳米孔结构调控局部浓度增强电解液实现高可逆水系锌金属电池》(Localizing concentrated electrolyte in pore geometry for highly reversible aqueous Zn metal batteries)(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1385-8947(21)01228-6)。该研究联合了剑桥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团队,探讨了在常用的金属锌负极进行界面结构合理化设计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水系锌金属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但一切的成功都绝非偶然。在研一期间,不管刮风下雨,肖润都会前往实验室。但是,由于本科阶段的专业与能源相关,而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与材料息息相关,这意味着自己踏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这使得其科研进程困难重重。


“我坚信动手会让自己了解的更多。”为了更快地掌握自己的研究方向,除了大量阅读文献,肖润还会不断地进行相应实验,基本上周末她都会从早到晚地泡在实验室里。


实验刚开始进行得很顺利,但随着实验的推进,实验过程中很多细节始终处理不好。“实验也是对性格的磨练”,在两年时间内,她尝试过很多不同方法对实验效果进行提升,但往往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会引入新的问题。在这种处境下,肖润毫不气馁,通过分析原因不断进行研究,推进着实验慢慢地朝着成型的方向发展。“每次探究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这意味着我不仅要把实验完成得更加精细,而且需要我将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


“执行力特别强”,这是导师孙永明对这个女孩的评语。在实验某个细节失败后,一旦接受到老师或者实验室其他同学提出的建议,肖润就会立马去尝试,并及时而有效地进行反馈。最终,在实验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之后,实验终于成功完成。


她说,在实验过程中,导师和实验室师兄们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和指导,自己才能顺利完成实验。“经过这两年的积累,我变得更加会处理细节,做实验也慢慢更加得心应手,知道如何一步步深入去探究,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自己确实学会了很多。”


我想对中欧说



在华中大,我度过了生命中最珍贵美好的七年时间,将青春和热情永远地烙印在这里。“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华中大和中欧给了我锻炼自己的大平台,提供了每一次成长的机会,而老师们一路相伴,悉心培育,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点点进步和前行。


在求学与成长的路途中时常感叹,加入中欧,荣幸之至。我深爱这里每一位亲切的老师和同学,每一颗参天的大树,每一条笔直的道路。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