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做华中出版人
发布时间:2021.06.22

来源:记者团 编辑:记者团张昱时 汪泉 浏览次数:

■记者团雷子钦 周雨萌 彭灵杰 申冰


1980年建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简称华中出版)已走过40个年头,在创新与变革中不断成长,现综合出版能力已领跑全国大学社。在出版社蓬勃发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背后,有一群可爱的人。她们一头钻进文字背后,两手紧握责任与情怀,潜心静气地俯下身来,一滴滴一点点、一丝丝一缕缕,反复推敲琢磨,把对图书和阅读的热爱融于做书当中,又把这种热情传递出去,让读者和高水准、有质感的内容相遇。她们为推动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也为引领大众的高品位、高品质阅读孜孜不倦努力着。这里的四位编辑是她们其中的代表,在她们身上能深刻感受到对出版这份事业的热爱和一定要做好出版的决心,也看到了华中出版整个集体中活跃、严谨、具备创新力的编辑群像:多元的性格,共同的追求,携手共进,砥砺前行。


周芬娜:“博学家”和“伯乐”



自1997年来到华中出版(时名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担任编辑工作,周芬娜迄今已在出版行业“驻守”二十余年。


作为受采访编辑中资历最“长”的那位,周芬娜对她的编辑生涯做出了总结:编辑既要当“博学家”,也要当“伯乐”。


作者来稿涉及文科、工科和理科等各领域内容,尤其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交叉学科的书稿数量随之倍增,想要“HOLD住”这些内容必须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对各领域都要有大致的了解。周芬娜坦言,策划编辑应该做复合型人才,在自己主攻的版块上保持极为敏锐的触觉与感知,“既要了解政策趋势、捕捉时代潮流,也要熟悉市场环境、明了竞对动向,更要深刻洞察读者心理,做好优质服务。”策划编辑是一个“博学家”,无论是市场动态还是学术界动态,都需要时刻跟进,了然于心。


《现代数学手册》是一套数学工具书,荣获过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作者都是数学界的大家。出版社从组织策划到成书历时5年,周芬娜有幸担任《现代数学手册》第一、第五卷的责任编辑,她负责联络作者,内容的加工整理、校对以及成书的营销等工作。作为数学工具书,这套丛书对严谨性、准确性要求极高,周芬娜查阅了大量资料文献,整合数学学科体系,对同类工具书进行横向对比,反复调整修改细节,与作者和出版社其他同仁共同打磨出了这套丛书。周芬娜说:“我性格中有‘不撞南墙不罢休’的一面,看准一件事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虽然有时很辛苦,但做编辑二十多年了,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收获了很多精神上的财富”。


作为编辑,高强度的伏案工作是家常便饭。有时一屁股坐下来几个小时转眼就过去,常常一杯滚烫的热水倒上,过一个上午再喝时早已冰凉。有一年,社里组织编辑一套高考辅导丛书,周芬娜负责数学和物理两本。作者来稿较晚,春节假期之前送来的稿件,春节后开学即需成书。加之来稿是手写稿,内容较为毛糙,编辑难度较大。为了赶这两本书,周芬娜大年三十都在看稿,有时晚上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由于长期盯在书稿上,眼睛干涩,不得不靠眼药水维护。通过一个月的奋战,学生按时在开学拿到了书,周芬娜也获得了作者的佩服和好评。


编辑要具有伯乐精神,在众多来稿中挖掘金矿,在文稿中找出闪光点。曾经有份来稿是一篇博士论文,详细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现状、成因、效应,并提出了风险治理策略,时值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文中所述观点很有前瞻性,内容也扎实。但将博士论文改编成学术专著,那很是要下一番苦功夫。周芬娜反复揣摩,对材料的组织,结构,专业术语,语气,书名都提出了中肯意见,此书出版后被评为“十一五”国家级重点图书。“编辑不仅是博学家也应是伯乐,要具有慧眼识千里马的能力。”周芬娜笑呵呵说道。


“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她用这样一句诗为自己的职业做了总结。


杨玲:从“平和突围”到创新破局



哲学博士、华中出版资深策划编辑,这是杨玲的双重身份。从2010年进入华中出版工作至今,她专攻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向的学术出版,负责过多个选题宏大的出版项目,深耕近十年,走出了一条独具个人特色的出版之路。


学术书籍的出版并非易事,往往会面临着规范和创意的双重要求。只有两者兼具,才能在学术书籍和读者之间架起桥梁,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对于策划编辑来说,要做到这两点不仅需要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更需要通过大量实践磨砺个人能力。这些年,杨玲始终保持着高强度高密度的输出:发掘优质选题、与专家学者约稿、集中整合出版社和撰稿人双方力量,助力作品顺利问世。


此外,营销模式的大众化也是杨玲重点考量的问题。“我们会结合学术前沿和社会热点做出宣推,引导大众看到当今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而怎么把有门槛的学术内容转化为大家更能接受、理解的文本,是个蛮大的考验。”除此之外,杨玲及所在分社的编辑一直在积极尝试更新教材的呈现形式,比如邀请专家学者录制视频,对某个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用多元化数字化的方式呈现教材。“希望大家点进去,会觉得更加生动、接受度更高,有不同角度的具体收获。”在尝试中,学术出版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作为编辑的杨玲时刻谨记着“自我提高”的信条。近期,她的学习目标是继续深入研究哲学内容,以问题关照现实,编一些有价值、值得读的好书。比如正在推进的为建党百年献礼的省基金项目“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丛书”,其中包含了“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这一议题,充分契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方向,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谈到该丛书和议题,平日温柔安静的杨玲顿时神采飞扬,滔滔不绝:“我们希望通过出版的方式凝练人类思想、智慧、行动,以书为载体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让大家看到华中出版这个平台上有那么一群执着的文字工作者跟随学者关切中国乃至全球人类现实困境努力的步伐所做出的绵薄服务。”


杨玲表示,在增强信息的有效性上,编辑要具备不可替代性,不断加强内功修炼的目的也在于此,要把获取的信息变得更加有逻辑、更加系统,或者是更加有深度、有思想。内容是基础,编辑是提升,呈现方式来添彩,这几点对于一本好书来说缺一不可,因此她还在“编辑力、经营力、创新力、思想力”上持续努力深耕。


杨玲认为自己在编辑领域内做的是让大家知道对于某个问题某些学者是如何发现和研究的,尽量客观呈现出来一套较为完整的思考逻辑。她谨记着这个定位,始终怀着谦虚谨慎的心,思考着、沉淀着、总结着、前行着。


饶静:秉持初心,别出机杼



2016年4月,饶静入职华中出版,担任起了策划编辑一职。五年来,她策划出版了《不期而遇,不告而别》《生死守望:我是中国护士》《电台十年:杨永清的追梦人生》《企鹅布鲁姆:一只古灵精怪的喜鹊和它挽救一家人的故事》等书籍,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我很喜欢策划编辑的工作内容,享受书籍从策划到出版的过程,出版社更是一个清澈明亮的地方,因此我特别庆幸有时间、有能力、有条件在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情。”饶静说道。


每个策划编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方向。本科四年的社会学教育,促使饶静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社会问题与社会痛点。受近些年非虚构写作和知识付费经济的启发,饶静通过腾讯、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知乎、豆瓣、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构建了华中出版的第一个非虚构故事平台——“我们是有故事的人”。这一平台以讲述年轻人的职业和人生故事为核心,通过对个体事件的聚焦,折射社会宏观问题,传递对现实的关怀与思考,诠释非虚构写作的独特力量。饶静认为:“出版社的角色就是发掘故事,然后把它们更好地呈现给读者。”


选题是策划编辑工作的核心,也是一本图书从0到1的关键。如何让出版的书籍在浩繁书海中脱颖而出呢?调研市场,寻求突破,避开同质化严重的内容,探索新鲜的选题,是饶静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事,她会有意识关注热点事件和话题,挖掘年轻读者内心的痛点,并乐于涉足新领域和培养新人作者,切实做好“作家经纪人”这一角色。作为一名在快车道上“飞奔”的策划编辑,手握几本书稿而不手忙脚乱,数条工作线有序拉开,饶静早习以为常并游刃有余。“选题前我会先调研市场,制定详细的方案,提前敲定好每本书的时间节点,按照流程推进,定时进行复盘。” 饶静说道。


饶静并不认同“出版行业正日薄西山”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图书行业并不像大众所认为的那样是夕阳产业,图书行业不会轻易消亡,电子书也无法真正取代纸质书在读者心中的地位。未来图书的发展趋势可能是逐渐走向精品化、收藏品化。”她也欢迎越来越多热爱出版和文学的后辈加入其中,为出版行业注入更多新鲜而有活力的血液。


李家乐:真诚勇敢地拥抱每一个可能



2016年,李家乐硕士毕业后进入了华中出版担任编辑。短短六年间,她责编了近百本书物,其中《旅游精准扶贫规划武汉方案》获评2020年湖北省公益出版基金项目,《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信息化应用》等书获评湖南省优秀教材。


高产又高质的作品背后,是一颗赤诚勇敢的灵魂。谈及走上图书编辑这条道路,她坦言是因为一个偶然。在临近毕业时碰到出版社老师在学校招聘,聊天间双方又都很投缘,于是她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出版社老师的邀请,成为一名新人编辑。


“这就是缘分吧。”李家乐坦言,“喜欢阅读,真的就长年累月可以与书为伴了。初入出版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非要靠自己不断地琢磨、领悟,深入地钻研,才能做出来点对得起自己的成绩,不枉费自己投入的时间和平台对自己的培养。”


面对工作,李家乐始终秉持着真诚的态度与专业的精神。她提到:“编辑与作者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甲方与乙方,而更像是工作伙伴。”在介绍《武汉方案》时,她对该书的细致了解为人叹服。作者既是该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非常专业和成熟的规划团队,书稿的查询和核改工作量非常庞大,涉及相当多不熟悉的地名、村名、数据等,这需要先在网站上一一初核,再通过地方官网、国家统计局、权威地图确定。李家乐每次在修改意见中会附上专业的修改建议及权威的来源,规避沟通矛盾的同时让作者能心服口服地认可、接受,并积极修改。2020年的疫情对每个人都是考验,对她而言也是如此。疫情期间,她与家人分隔三地,在老家一边照顾生病的奶奶,一边处理手头的工作。当时《武汉方案》初复审完成的稿件在社里,编辑、作者希望能早点定稿,但复工之日不确定,设备条件不允许,于是她用平板对这本四百多页的原稿进行了重新批注审稿。因为稿件审了多遍,现在她几乎还能倒背如流。

这份让人惊叹和敬佩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李家乐这六年多每一天的努力。


“编辑本身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判断能力以及驾驭能力是基本项,除此之外新编辑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培养敏锐的嗅觉,捕捉、了解各类信息帮助自己成长。比如,在策划选题时,我会海量地查找、搜集该领域的各类信息,发展动态、最新成果、代表人物、争议论点等等,再对这些海量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对某个领域有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搭建起个人与作者对话的坚实基础。”


在采访过程中,她也反复提到“情怀”。“‘情怀’二字一点也不虚空,扎扎实实体现在工作中每个细微之处,比如认真细致打磨每一个选题,做好每一个字的校对,用心对待每位老师和读者等,带着‘情怀’做事,就是脚踏实地,身处人群,触摸社会,这样做出来的书才有内容,有高度,有灵魂。”李家乐说道,“其实人的一生走的很多路未必都是可以被预料到的。面对无限的可能与机会,勇敢去做就好了。”


全媒体时代下,图书出版面临着越来越多严峻的挑战,纸质书市场体量不断压缩、整体增幅放缓;网络技术的发展让大众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手机及各种终端阅读器的传播形式;读者转移阅读阵地,让纸质书的销售相应受到影响等。时代发展给出版行业带来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有许多值得借鉴、总结的经验。如何自我提升,适应变化,甚至引领变化,成为了出版业转型关口前每个编辑岗位从业者都在深入考虑的议题。


面对这些变化,四位策划编辑呈上了各具特点的答案,但都有着相似的内核:对编辑初心的坚守和对创新的孜孜以求。唯有以“新”应变,以“心”守恒,才能坚守好高质量出版阵地,勇立时代潮头。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