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一带一路”再造中国,再造世界
发布时间:2017.10.28

来源:记者团 编辑:林璧彤 见习编辑 刘星言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见习记者 张阳)10月27日下午2点30分,在东九楼C202教室,中国人民大学让·莫内讲席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西装革履地站在讲台上,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听众剖析了“一带一路”的发展。


从被动联通到互联互通


讲座伊始,王义栀阐述了一带一路带给世界全球化发展模式的新变化。传统的全球化模式以美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是一种“中心——边缘”的全球化体系。在这种体系下,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被迫联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这种全球化并不平等,只会使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然而近年来,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使得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不同于传统的“中心——边缘”体系,“一带一路”所产生的联系是横向的,姿态是和平包容的,参与其中的国家是互联互通而非被动联通。这种全新的模式,不仅会再造中国,更会再造世界。


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大上,报告称中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王义栀强调,在当今互联互通的多元化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再只是学贯中西,而应该学贯南北,不局限于欧美,而应放眼全球。


王义栀认为,中国必须要有谋万世的眼光。中国的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回归汉唐,而必须要超越汉唐。“一带一路”的宏大布局,已经给了中国伟大复兴足够的勇气。“一带一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中心——边缘”体系,更影响了人类文明制度的发展。


再造中国,再造世界


王义桅用一幅地图展示了“一带一路”的地缘发展。中巴经济走廊,联通了西域和南洋;从昆明向南的泛亚铁路,连接起中缅印蒙经济走廊……千年未有之设想,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马上就要在“一带一路”的全局规划下成为现实。纵览中国大地,八方已成通达之势。


接下来,王义栀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带一路如何使沿线国家互利互惠的。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为巴基斯坦的带来了许多改变,目前在建的卡拉奇水电站,即将使巴基斯坦能够能源独立。巴基斯坦的许多孩子,终于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在炎天暑日里享受电扇的清凉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世界眼光早在建国后就有了。在王义桅展示的照片中,展示了当年中国援助巴基斯坦所修的公路——这是一条在悬崖峭壁上硬凿出来的公路,其代价是数百名官兵的生命。80年代中国援非所修的坦赞铁路,也促进了坦桑尼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如果没有一带一路,没有中国这种包容的新的全球化的思想,当今的世界,很难想象是什么样子。


“一带一路”不光为沿线国家带来了改变,也在重塑着中国。王义桅认为,当今世界,中国只有走出去,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在当今国际社会的价值链分工中,中国正处于双环流价值链的中端。中国工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如此庞大的工业量,必须“走出去”,而走出去的过程,正是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的过程。中国转移部分国内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互联互通的产业新格局,在促进沿线国家整体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然而,一带一路的建设也面临着种种风险和挑战。王义桅提出,国内自由化学者的反对、当今世界反全球化的思想、地缘政治冲突、人口剧增、宗教文化差异、安全风险、大国阻挠……这些因素,都使一带一路的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


中国要真正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2016年之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开工,达成互联互通基本共识,这一步中国现在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步在2024年之前沿线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基本形成,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第三步在2049年之前以中为核心的世界命运命运共同体基本建成。


一带一路,是包容创新的全球化新体系、新模式。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会再造一个中国,也会再造一个世界。


最后,王义桅教授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话鼓励青年学生担起一带一路的建设重任。“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然而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