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赵楠 王秋燕)4月1日,教科院举办第199期喻园教育讲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邬大光教授作题为“‘双一流’建设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教科院院长张应强教授主持报告会。
邬大光教授指出,“双一流”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非常值得重视。他以厦门大学为例,展示了其关于“双一流”建设思考的最新成果。
邬大光教授首先从大学的经费、人才、文化、体育、校长权力等方面对一流大学进行了定义,并提及芝加哥大学现任副校长认为中国大学在创办一流大学时,科学研究指标在世界排行上没有问题,主要问题在于人才培养方面。邬大光教授指出,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竞争力--学生竞争力和学科竞争力。他分析了厦门大学的学科建设,认为厦门大学存在着“母系”现象和“摊大饼”现象,并由此分析了“母系”现象对大学学科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武汉大学等几所高校文科专业在ESI排名中的情况,邬大光教授认为,跨学科交融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十分重要。跨学科很早就有所提及,但由于学科思维的惯性、专业的惯性、人才培养的惯性、管理的惯性及建设一级学科的惯性,导致跨学科一直未能顺利实行。他回忆起2009年参加亚洲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国内诸多高校围绕精品课程提交报告,但很多高校的汇报主题极其相似。他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首先,我国课程研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其次,我国当时可供选择的研究对象有限;再者,很多研究者存在相似的思维惯性。他指出,中国大学要办中国一流学科并不难,靠体量完全可以取胜,但是要办成世界一流大学或者一流学科则远远不够,对于以“特色”学科发展起来的高校来说,想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就存在一定的劣势。
“中国大学既存在建设制度的‘鸽笼现象’,又存在学科的‘鸽笼现象’。”邬大光教授认为“象牙塔”已不能全面形容当今的中国大学,反倒可以用“双空间”来隐喻。他解释了“双空间”的涵义,并认为大学普遍存在“双空间”现象,但在大学的实际管理操作层面,“双空间”作用微弱,这使得跨学科成为一种“倒插门”文化现象。
邬大光教授强调,学科竞争力与学生竞争力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学科竞争力又要通过学生竞争力来体现,在进行一流学科建设时,必须重视和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在进行 “双一流”建设时,诸多高校还存在常识不足、经历不够、教育环境窄化、问题分析高度不够、看不到问题本质等问题。同时,还有部分高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对各自学科成长轨迹路径认识不足的问题。他总结说,现在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正处于理论研究在路上、实践层面在 “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