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团 赵海静 摄
■ 记者团 见习记者 姜钧一
11月17日下午,“戴锦华与人文学子座谈会”在东五楼举行,讲座由我校中文系教授、博士导师蒋济永教授主持,王均江、梅兰等人文学院教师以及学生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在掌声中,戴锦华用一贯的爽朗语气做了开场:“我从未有机会和武汉的朋友聚在一起讨论问题,这此的活动都是很愉快的经历,我也收获了很多。”
后冷战时代,文化该何去何从
“戴老师,您在北大讲哪些课程,让我们也享受一下北大学生的待遇吧!”在主持人和嘉宾的建议下,戴锦华以授课内容为切口,对她的研究及兴趣方向进行了较细致的说明。在周一面向研究生的课程中,她讲授了“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当今世界各国都将文化放在不亚于军事、经济的极端重要战略地位,因为在冷战期间北约华约两个战略利益集团,在军备战焦灼的情况下通过“文化战”削弱、瓦解对手,冷战使得文化变得高度有效,文化的地位可以说是冷战的历史结构的结果。
而今天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后冷战时代文化再难以形成壁垒,这个历史结构不再存在,甚至传统意义上政治的地位都在下降,这是一个被金融资本所全面掌控的时代。对此她提出了三个问题:在这个时代中文化的意义,文化的位置,文化研究能做什么。
虽然如此,文化在空前融合,也在被空前吞噬。近年来戴锦华将文学领域研究延伸到了“第三世界”研究上,以全球化视野对文化重新进行观察思考。15年间她参与了大量的第三世界的调查,走访了几十个国家的乡村腹地,在这一过程中她发现其实再成长的年代也拥有一个世界——亚非拉的世界。
她终于明白了“其他地区的人民还处在水深火热中”并不是谎言,她以沉重的语调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不同于我们潜在认知的全球化图景:在非洲的赤贫地区,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光着上身,穿着破旧肮脏的牛仔裤坐在路边喝可口可乐。失业、牛仔裤和可口可乐就是全球化带给他们的一切。在文化冲击之下,越是贫困的地方,差异性文化、本土文化越是荡尽遗失。
文化的救赎,思考新媒体的意义?
另一门课是面向本科生“影片精读”,戴锦华希望通过这门课中将自己在把握媒介的基础上建立的电影批评和电影文化方法分享给同学。“但是这两门课比较好玩,前者第一堂课就说到文化研究过时了,因为文化位置改变了。另一门课我开章就讲数码转型的发生致使‘film is dead’。这里有个语言游戏,说的其实是胶片已死,但是胶片已死是不是意味着电影已死,这是我提出的问题。” 戴锦华以轻松的语调调侃自己总结道:“相当于我一开篇就告诉大家,这两门课程所讨论的问题已经进入了历史。”
毕业于北京大学,也曾坐在戴锦华的电影精读课堂里,现就职于我校的李雅娟,就文化之用发问。戴锦华表示,不论是文学、电影,还是整个人文学科、社会文化,现在都正在或即将面对被感官化,被资本同化、绑架的问题,整个文化需要重新定位。
回望19到20世纪,文学与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是双重变奏。经过法国大革命的失败,人们对于革命、社会变革的厌倦,在没有出路的状况下,在阴云中所有社会批判的思考,社会资源的集聚是在文学、文学理论的项目发生的,这又再一次激励了革命。19世纪、20世纪走上为革命献身道路的革命者,大部分是读了那些充满爱的文学作品而不是政治著作。戴锦华补充道:“思考新媒体不仅是思考媒介自身,而是思考社会的结构方式,和文化可能提供的路径。”
一个人道主义者的忧心忡忡
今天的世界是全球化的,而今天这全球化的布局是如此的不均衡。2014年iphone6发布时中国海关拦截了大量走私货物,当时富士康连环跳正挤占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在地球的另一端开采iPhone基本元件的非洲奴工过的是温饱线以下的生活。由此戴锦华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猜想:“非洲奴工的理想是做一名富士康工人;富士康工人理想成为使用iphone6的白领。”
压迫与流水线的反人性必然存在,但相对真正的非洲奴工存在福利待遇的富士康亦不算血汗工厂,为什么中国的富士康会发生连环跳呢?因为“我们今天的中国所有的阶层人分享的是一种价值观”但农村的孩子实现这个理想价值的可能性,和一个在中心城市的孩子实现价值的可能性之间的距离何止天壤。被富士康工人羡慕的中产和白领阶层也一样对现状愤怒不满,全世界的和白领都在面对上升空间被封闭的窘境,各处的颜色革命都是由“失落的中产阶级”发动的。富士康连环跳是这一阶层人群绝望情绪的极端表现,事实上全球性的连接和被切割后每个阶层的无望都在不间隙的上演。
同时戴锦华也对‘空间能源的有限,欲望需求的无限’这一横亘在人类发展空间前的难题做了个人的回答,“解决的办法只有放逐和抛弃——可能是消灭世界上三分之四的人。”这正是她反对将人口与资源的问题留给后来人解决的论调,坚持不能跨过 “让历史自然发生”底线的原因。她略带自嘲的笑言:“我是一个特别老旧的人道主义者,这是我自己的忧心忡忡。”
在本次座谈会中,有8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或疑惑与戴锦华探讨,戴锦华也就电影批评、电影理论以及中国电影的现状与定位做了自己的分享。当主持人宣布这场严重超时的座谈会结束时,在场所有人都为戴锦华生动趣味的语言和精辟独到的见解致以由衷的掌声,感谢她为学子们带来的思维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