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团 见习记者 刘珂 谢书雨
“普及昆曲是我们的责任。”9月25日晚,国家一级演员、湖南省昆剧团团长罗艳做客我校人文讲座。她说,自己已经从事了36年的昆曲工作,并决意“一辈子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情”。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是秦少游感慨孤苦的词句。罗艳变更其中两字,改为“郴江幸自绕昆腔”,并将其作为讲题,一方面暗指将湖南特色融入昆曲而形成的湘昆,另一方面也道出了自己对湘昆的热爱和对昆曲事业的追求。
昆曲悠长,流传百年
罗艳一直强调,昆曲乃“百戏之祖”。“元末明初,在江苏昆山地区,顾坚善发南曲之奥,创昆山腔。到明朝嘉靖年间,魏良辅改革创新,造就“水磨调”。罗艳说,从此,昆曲出现,并开始了其漫漫六百多年的旅程。后来,剧作家梁展鱼创作《浣纱记》,将昆曲搬上舞台,使其成为全国流行音乐,而系统化的昆剧也由此诞生。
据罗艳介绍,昆曲于万历年间传入湖南。在此之前,它曾辗转流入江西,湖北武汉,湖南长沙等地,甚至也远到广东。最终,因语言习惯的隔阂,昆曲传回湖南,最后扎根于湘南,但它足迹却因此遍布三湘四水。
如今的湖南省昆剧艺术团,就坐落于湖南郴州。“为什么选择在郴州落脚,也有一番历史原因。”罗艳解释说,湘南的桂阳郡,即今日郴州所在地,自古以来盛产有色金属,是古代的经济重镇,众多的生存机会吸引了许多在战乱年代由官府流向民间的戏班,而湘昆则在这一背景下继续发展下去。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昆剧艺术团本应迁往长沙,但因文革的阻碍,以及团队的壮大,最终留在了郴州,昆曲也深深扎根在了湘南。
现场演绎“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著名音乐家田汉称湘昆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对这个说法,罗艳颇为认同。罗艳说,湘昆虽“腔出吴中”,但“声各有变”。湘昆既有昆曲文雅的共性,也有地方质朴的个性。“湘昆的表演会在优美细腻中显出粗犷豪放的风格。湘昆较昆曲而言,节奏更为多变,声腔更高,音调跨度大。”罗艳进一步解释道,一般的昆曲为3度,而湘昆有5度。且湘昆扎根于湘南本土,因而有着明显的山野气息。
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体验到湘昆的特色及魅力,罗艳特地邀请了湘昆团团员雷玲、唐辉、王福文、刘瑶轩、鄢辉光(司笛)等人,为大家带来四段不同的表演。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南曲《牡丹亭》中《惊梦》一节,由梅花奖得主雷玲和优秀青年演员王福文演绎:柳梦梅寻到闺中杜丽娘。小生手握柳枝,嘴角带笑。少女面红心跳,欲拒还迎,被他炽热的目光吓得慌忙转头,手却已经交到他掌中。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舞尽温柔,唱尽柔美。
接着,国家二级演员唐珲和雷玲表演的一出北曲《风云会•千里送京娘》。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唱出了北曲与南曲截然不同的豪迈潇洒。
之后,优秀青年演员刘瑶轩上场。金鸡独立、朝天蹬后三起三落……扎实的腿上功夫让全场惊叹。用变换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演绎湘昆中《虎囊弹•山门》里鲁智深的醉态。
压轴的是罗艳饰演的王昭君。“又只见一群南归雁。”折扇当做玉石琵琶,一仰头,教室仿佛成了荒野大漠。眼泪含在眼中要落未落,哽咽抑在喉中似哭不哭。手越抖越急,词越唱越快。千恨万恨,昭君手中的琵琶似乎都在铮铮作响。笛声骤停,昭君猛一低头。再抬头时,怨愤的昭君不见了,罗艳立在讲台旁,静静地微笑着,她说:“昆曲人有很多功夫,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这“四功五法”是必备的。
愿把一生献给昆曲
怀着对昆曲艺术的热爱,这些年来,罗艳和她的团队为传承发扬昆曲艺术不遗余力。湖南省昆剧艺术团每年都会举行多次对外交流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2012年赴香港城市大学演出;2013年分别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演出《白兔记》和《折子戏专场》;今年五月,又赴台湾演出三场,服装道具均由空运海运花费三个月运达台湾。让罗艳欣慰的是,这三场表演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当被问及在主流的大众价值导向中,如何坚持自己的文化信仰,如何坚持对昆曲的艺术追求时,罗艳坚定而骄傲地说:“我们从事的是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形式,既然命运让我进入了这扇大门,我会义无反顾,一直坚守。我很庆幸,这一生让我遇见了昆曲”。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罗艳说,自己也看到了,许多青年演员为传承昆剧艺术,不怕苦累,甘耐寂寞,即使现在“昆剧演员比华南虎还稀少”也矢志不渝,对此,她很感动。
讲座的互动环节,有人问罗艳,在主流的大众价值导向中,如何坚持自己的文化信仰,如何坚持对昆曲的艺术追求。她的回答坚定而骄傲:我们从事的是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形式,既然命运让我进入了这扇大门,我会义无反顾,一直坚守。我很庆幸,这一生让我遇见了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