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建平:向往带着原始泥土芳香的印第安舞蹈
发布时间:2008.10.11

来源:记者团 编辑:白晶 浏览次数:

    “舞蹈是最早的文化现象,舞蹈是一种传递交流方式。”10月9日晚7点第1398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教学楼C103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外舞蹈研究室主任欧建平在介绍印第安人的舞蹈魅力之时如是说到。

舞蹈是人类艺术之母

    舞蹈、音乐、绘画是人类的三大艺术,但是人认识音乐和绘画要经过后天培养,舞蹈源于胎儿在母体中“蹬腿儿”的那一刻。舞蹈最基本的存在基础是身体,对于身体的最初把握就是最初的舞蹈。舞蹈与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甚至就是生活本身。英国科林姆德认为舞蹈是人类的艺术之母。

placeholder

    欧建平认为原始舞蹈主要目的是自娱自乐,与现代舞蹈的商业化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原始舞蹈的动作并不复杂,演奏的乐器也较为简单,这样才能让全体成员都能参与其中,较少含有现代舞蹈的表演成分,更多的是一种对于自然万物的模仿以及对于图腾祖先的崇拜。

    “原始的人类在战胜大自然之中,必须用自己的精神作为支持,臆想出神来保护自己,用精神来满足物质方面的东西,舞蹈在其中只是与神灵沟通的媒介。”对于舞蹈的起源,欧教授这样解释到。

返璞归真,与祖先神灵沟通

    “各具异国风情的原始文化中,最原始的印第安舞与人类起源的本能冲动、生命本质的原始形态关系最为密切,也最直接。”欧教授说他对于带着原始泥土芳香的印第安舞蹈心向往之。

    舞蹈是原始印第安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他们的婚俗仪式或是生殖崇拜、天地崇拜、图腾崇拜的仪式上,都会有原始的印第安舞蹈。这些与神灵交谈的语言成了印第安的独特文化面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质。这种艺术的精髓传承不灭,当现代印第安人跳起传统的印第安舞,仍能窥探到印第安文化的魅力所在。

    舞蹈中所包含的原始精神与力量,让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们了解祖先生活、生存和死亡,从祖先那里吸收力量,实现与神灵的沟通,让自己的灵魂返璞归真。

    “人类的童年期与我们的童年时期是一样的。”欧老师说到。

    最简单的东西有最纯粹的、直达人心的感染力。

    在欧老师展示的一段印第安舞蹈《神舞》之中就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舞蹈将印第安人的民歌、民谣、民间舞、打击乐、祭祀仪式融合在一起,同现代都市剧场舞蹈的形式与结构融为一体,使得早已被淡忘的原始文化精神重新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用舞蹈治疗心灵的创伤,能够像祖先一样充实的活着。”《神舞》的解说词言简意赅。

“仅汉族的民间传统舞蹈就存有1000余种”

    针对同学们对于原生态舞蹈的误解,欧建平澄清说,真正原生态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所蕴含的那些也就逐渐流失了,所以没有百分之百的原生态。“原生态这个词只存在在字典里,原始的舞蹈要融入现代的精神和因素才能生存。”

placeholder

    欧建平介绍,经过专家们二十年的调查,中国现存的传统民间舞蹈中仅汉族就有1000种。这些舞蹈多是在节日和祭祀典礼上踏起的舞步。“跳这些舞的年轻人,他们穿着T恤,戴着墨镜,早已没有原始的韵味了。”

    现在研究古代的舞蹈,是为了了解祖先们是怎么生活的,知道我们是从哪儿来的、到哪儿去,满足人们一种追根的心理和需求。

    舞者的现代观必将会融入传统的舞蹈之中,因为舞者不愿做原始的标本。

    “民间原生态的舞蹈对于我们,已经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消逝。”欧建平感叹道。

记者团 王珊 雷磊 吴嘉仪 摄影报道)  

    人物简介:

    欧建平,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硕士及博士生导师、文化部“优秀专家”、北京舞蹈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香港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世界舞蹈文化》课程刚刚入选北京舞蹈学院的“名师讲堂”;20余次获中外政府及机构颁发的“研究员奖金”,用中英文出版舞蹈及美学专著和译著27部35种,共计650万字,其中有6部已于台湾再版为繁体字,在海外华语文化区广为流传,代表作有《东方美学》、《印度美学原理》、《舞蹈美学》、《舞蹈美学鉴赏》、《当代西方舞蹈美学》、《舞蹈概论》、《现代舞的理论与实践》、《现代舞术语辞典》、《现代舞欣赏法》、《外国舞坛名人传》、《西方舞蹈文化史》、《世界艺术史·舞蹈卷》、《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等。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