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华:翻译的边界,文学的可能
发布时间:2018.10.17

来源:记者团 编辑:记者团 马婕盈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见习记者 李玥 聂欣怡)10月15日晚七点,第2262期人文讲座于西十二楼的N104举行。教室里座无虚席,讲台边、过道上、窗户外挤满了闻讯赶来的学生。著名翻译家、学者林少华在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展开了“文学与文学翻译的可能性:从《挪威的森林》到《刺杀骑士团长》”的讲述。



  林少华幽默风趣地问候了满场的同学们,谈及与翻译的缘分,他巧妙地引用了梁实秋先生就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提出的三点要求:一不能是学者,因为学者要搞研究;二不能是天才,因为天才要搞创作;三是必须活得久。林少华憨厚地笑道:“我不敢与梁实秋先生相比,但他说的这三个条件我也大体具备。”在这样家长里短的闲谈中,现场的气氛愈加活泼起来。


  有趣地小谈了自己与翻译的缘分,林少华开始讲文学的力量及可能性。在他看来,真正强大的力量是能够击中人心灵穴位的力量,而不是政治军事等强迫性力量。文学艺术正是直击心灵的那股力量,那些流传千百年的经典文学作品,仍在影响着我们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感受,仍在为我们注入作为中国人的自证性与自豪感。因此通过文学我们能够在世界任何角落寻找到同胞,从而成为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林少华还引用了莫言关于对“文学有何用”的精妙又个性的回答:“文学不是粮食衣服,没吃没穿我们这个社会就乱套了。文学就像头发,很多人即使是个大秃瓢也能很健康地活着,这只是个美观问题。不过你看那些挖出来的上千年的古墓,连骨头都成泥土了,唯一垂下来的就只有头发。”进而将文学上升到精神必需品和宗教情怀的高度。


  林少华的翻译经历似乎更具备一丝传奇色彩。据他回忆,他是在《挪威的森林》出版一个月后去往日本留学,全身心投入于一个中日古代风物诗意境比较研究的项目,并没有看当时风靡日本的《挪》。回国后不久,林少华机缘巧合地受当时日本当代文学研究协会副会长李德纯先生的推荐,再加上经济不景气为了补贴生活开支接下了《挪》的翻译工作。


  林少华在翻译时经常放听古琴曲,如《高山流水》,那种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音乐,超越凡俗的旋律非常切合他此刻的心境,使他很快在书中世界流连忘返,像是书中的人物用一条看不见的细线拖着他的笔尖在纸上疾驰,填满一个个方格。就是这样,林少华陪伴《挪威的森林》开启中国之旅。


  翻译使林少华感到美妙的同时,也带来了翻译的争论与还原度的问题,对此林少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主观上我认为自己翻译的是百分百的村上,没有这样的自信与追求,翻译根本无以成立。而客观上我承认那可能是百分之九十的村上,甚至翻译过头了成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村上。”百分之百再现原文与原作风格的译作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翻译都是基于译者个人理解之上的语言转换,而理解总是因人而异。


  林少华这样总结了自己的翻译观:文学翻译必须是文学。在文学领域,正确的翻译未必是好的翻译,文学翻译不是翻译“是什么”,而是翻译“像什么”。文学翻译是再创造的艺术,通过理性判断和美学判断来达到对内容、行文与审美的忠实,也需要译者有审美能力、艺术悟性、文学灵性。翻译的终极目的是能够给中国语言文学的艺术表达带来新的可能性,丰富汉语言的语料库,更强调文体之美、洞见之美。



记者团 见习记者 蒋学涵 摄


  林少华的人生就如同村上小说所表达的“人生的轨迹完全会因为一个不足为道的偶然性急转直上”一样,一路蒸蒸日上。但在此之前,他在上山下乡的蹉跎岁月里没有放弃看书,始终热爱文学,也为此偶然性做出漫长的铺垫。一路走来,从《挪威的森林》到《刺杀骑士团长》,林少华与翻译结缘于偶然,成全于必然。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