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顺:用“两只眼睛”看人生
发布时间:2019.05.13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袁伟昆)5月10日晚,第2308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教学楼D103举办。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哲学家李德顺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用“两只眼睛”看待人生,详细讲述了应该如何科学地认识人生的社会历史性,以及怎样自觉树立人生的价值取向。



李德顺首先讲述了什么是人,应该如何来认识人。在生物学意义上,人是一种会劳动会使用工具的动物,无论是从古代“斯芬克斯”的神话故事还是现代的科学研究上来看都是如此。看待人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从道德观角度,二是从科学观角度。中国古语有言:“人性本善”、“学以成人”就是从道德观来评判人的存在。但这样的观念很容易造成定义不清的问题,用“应然”代替了“实然”,以世俗道德规定的行为强加于人的定义之上,这种看法很容易造成思想的混乱。此处李德顺以小孩子吃奶的行为举例,有些人认为吃奶是小孩的本性,是善;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是动物的本能,给母亲造成痛苦,是恶。可见,善恶的尺度总是取决于判断者的价值导向,并非人类的本性。而西方看待人的观点刚好相反,即用科学的视角来看待人,直观地考察人的形体,外貌,实际行为来了解人,但这样却忽视了人内在的文化与思想。以上是人的二重生命说。


李德顺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出现以前,人的二重生命说已经得到了广泛接受并成为了大众共识,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不能解释。例如人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有何种联系?精神是物质存在的反映,是如何反映的呢?


马克思提出的第三生命说解答了这些问题,即人拥有社会生命。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中的人,需要在社会关系中存在,在社会地位中存在,不存在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的人。因此,在不同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各不相同。而人的思想精神与外部条件都受到社会环境的极大影响。所以说,人是社会关系生命体,也是精神文化生命体。


由此,李德顺进一步讲到了人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和科学观念是两种不同的看待事情的方式。科学视角是知识的概念,判断与推理,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认识世界已知的知识与成果,转化未知为已知,并用已知的知识为人类服务。价值观念是用已知的事实作为基础,回答尚未知晓的问题,或者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判断和预测。真理是唯一存在的,但价值观念是多元的,我们应该接纳不同的价值观念共存于这个世界。有的人信仰宗教,有的人是无神论者,这只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它们共同的目的都是接近真理,认知世界。


讲座最后,李德顺提到,我们应该想清楚人为什么而活着。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活下去的理由,取决于自己的价值观念。老师为学生而活,父母为子女而活,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活,画家为追求艺术而活,这些都是对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清楚自己的追求,过无怨无悔的人生。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