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名)4月2日,第2387期人文讲座在线上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艳兵为师生带来了关于“西方文学‘源头说’之源头”的讲座,探讨了西方文学“源头说”的源头到底在哪儿的问题。
讲座开始,曾艳兵首先解释了探讨这一问题的必要性:西方文学源远流长,寻本探源,有利于认识和界定当今西方文学的基本精神和特征;沿波讨源,能帮助我们掌握和梳理西方文学的发展轨迹和逻辑。
对于西方文学的源头问题,最普遍的说法是“两希说”,即认为希腊和希伯来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但这种说法从何而来?是如何流行传播的?其“源头”在哪?这就涉及到本次讲座的核心议题。曾艳兵结合历史资料,对此进行了生动讲解。
曾艳兵指出,矛盾在1930年出版的《西洋文学通论》中提及西方文艺思潮发生和发展的“两个H”之说,所谓“两个H”指的就是希伯来主义和希腊主义。但矛盾并没有说明“两个H”之说的来源在哪儿。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曾艳兵认为其源于19世纪英国著名学者马修•阿诺德,因为阿诺德在1869年出版的传世之作《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中对“两希精神”进行了命名。而阿诺德关于“两希精神”形成对立的提法又是由于海涅的影响。
海涅对于“两希精神”的差异究竟是自己悟出来的,还是另有来源?曾艳兵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有两个沉迷于异教世界的德国人——温克尔曼和歌德,已经先于海涅朝着这个方向做出了努力。在英国,佩特也对“两希精神”的两分法怀有兴趣,于是,“两希源头说”又引出了温克尔曼、歌德和佩特。
综合上述分析,曾艳兵梳理了“两希说”的发展脉络:温克尔曼对古希腊文明极尽赞美之词,帮助德国人打开了了解古希腊的窗口;歌德立志要恢复古希腊罗马的艺术理想,于是创造性地讲述了海伦的故事,并与席勒合作,开创了德国古典主义时期;佩特通过复兴的希伯来和希腊军队之间的较量来描述文艺复兴,他关于欧洲文化“连贯性”和文化目标“完整性”的观念和海涅“两希精神”观念的内核基本一致。
对于“两希说”在中国的传播,曾艳兵表示,20世纪早期中国学者就开始对阿诺德进行介绍和引入。1927年7月,朱光潜的《欧洲近代三大批评学者》成为中国第一篇较为全面地介绍阿诺德的文章。而阿诺德对现代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问题,对于今天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仍不乏借鉴和启示意义。
最后,曾艳兵勉励大家西方文学源头的问题可以永远探讨下去,一直延伸到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发源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