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校三标】柳帅: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发布时间:2020.12.29

来源:记者团 编辑:记者团武丹萍 汪泉 浏览次数:

■记者团见习记者 姚晓炫


“我有兴趣,也有信心去制造我们的中国‘芯’。”他叫柳帅,是光电信息学院集成电路专业2017级的一名本科生。自大二专业分流以来,他立志学习和研究集成电路,为制造中国“芯”贡献自己的力量。2020年11月,他获得了2019-2020年度“校三好学生标兵”的称号。


从结缘光电到投身集成电路


2017年夏天,柳帅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坚定地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当时就是冲着全国第一的光电报的,但最开始是想学光学工程,后来因为机缘巧合,我决定选择集成电路专业。”


柳帅口中的“机缘巧合”,来源于大一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美贸易战和“美国制裁中兴”事件爆发后,大一暑假,他参加了光电学院组织的“光电芯青年 建功新时代”社会实践活动,到深圳、珠海、上海访问在半导体行业工作的校友。在此期间他了解到,我国半导体行业和西方国家实力悬殊,半导体年均进口量大大超过石油,且人才缺口巨大。由此他深受触动,选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


今年8月份,他参与的“28GHz相控阵毫米波收发阵列”项目获得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这个奖项是我本科期间获得的最重要的奖项,它让我对集成电路专业的认识大大加深了。”


正是这次比赛经历,让他对集成电路专业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而这个科研项目,因贴近当下学术前沿方向,也让他受到了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老师的青睐,帮助他在今年10月成功保研复旦大学。



他喜欢在实践中学习,做出实际的作品,而光电信息学院产学研一体化的理念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为他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领悟课程核心,科学安排学习


柳帅认为,真正要学好一门课不能只看一个版本的教材,多版本教材的综合可以对课程核心问题理解得更加透彻。凭借着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大三学年,他以93.55的加权成绩进入前5%,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均在95分以上。


每天7点起床,尽早去教室自习,课后花大量时间巩固课堂内容,是柳帅的学习日常。但他坦言,自己是一位“DDL选手”,会将任务一直拖到接近截止日期才去做。“我觉得自己在DDL之前效率最高,这本身没什么不好。有人说是拖延,但我却觉得这样能对时间加以利用。”


把某些特定任务专门安排截止日期前高效完成,之前的时间安排其他事情,“一段时间只需要专注一件事,不要同时带着许多事情去做,否则事没办成还会十分焦虑。”柳帅总结一直以来的经验说道。


全面发展,拓展能力边界


“大学的英文是university,universe是宇宙的意思,大学本来就是探索无边宇宙的地方。”进入大学后,柳帅始终怀着好奇心去尝试和探索新事物。



理工科出身的他,尤其喜欢阅读文史哲方面的书。“人其实是他所有读过的书、所在的环境、结交过的人、听过的话的集合。”至今他依然保持着一周读一本书的习惯,他认为读书就像吃饭一样,虽然读完之后可能会忘记情节和内容,但书会一直滋润着阅读过它的人。


柳帅也对艺术和美学十分感兴趣。他曾经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学习PPT的制作与审美,最近也正利用空闲时间开始自学摄影。他认为,网络上有全世界最丰富的资源,合理加以利用能学会很多知识和技能,也能提升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


此外,他还坚持锻炼。每隔一天跑五公里,每周进行三次力量训练,即使疫情在家,他也没有停下来,因此练就了健康的体魄。



三年多以来的大小经历,让柳帅告别了入校之初羞涩紧张的自己,变得沉稳、自如、健谈。“大学四年,我的确变化很大,也收获了很多”,目前,他已经结束了本科阶段最后一门课程的学习,计划沉下心来读更多的书、去更多地方发现和记录美。在未来,他将继续朝着更好的自己奋进,向着制造中国“芯”的目标砥砺前行。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