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余锁湘)12月5日晚,第2544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楼D107举行。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词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筹)理事,汪超教授,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英雄词人辛弃疾的园林营建与游观”的精彩讲座。
汪超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生动地勾勒出私家园林对外开放、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展现了公共园林众多的繁荣景象,让我们仿佛跨越了时空,亲身体验了宋代园林的繁华与美丽。以辛弃疾的《声声慢·赋红木犀》为引,汪超细腻地勾勒出辛弃疾少年时期步入北宋旧宫园林的所见所感,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园林风貌。同时,他引用丰富的史料记载,详细阐释了辛弃疾选择信州作为居所的种种原因;修带湖新居时的退居准备,到在信州其他产业的求田问舍,再到瓢泉的诞生及其成为思归之所,结合辛弃疾的词作,展现了辛弃疾从随缘到经营的逐步转变,让我们对这位伟大词人的生活轨迹有了更深的理解。
汪超特别强调了“瓢泉”在辛弃疾晚年退居期间的重要性。在探讨“瓢泉何以从稼轩的诸多产业中脱颖而出”时,他从优越的交通位置、稼轩经济状况的变化、形家风水之说的影响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释;结合辛弃疾在瓢泉的词作,为观众细致地描绘了稼轩词的园林营建过程。汪超通过解构稼轩的园林营建过程展现了辛弃疾对园林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超造诣。
汪超指出,在辛弃疾湖泉游观的背后还展现了其挣扎于仕隐之间的独特心境:既有独自赏景时的孤独感,也有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还有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辛弃疾共有39首词作是书写友人私家园亭的,这一规模在宋代无出其右。作为庭院的他者,辛弃疾在游观友人的园林时,展现出了独特的书写风格:他既敏锐地批评园林设计,如在《贺新郎》中直言赵家园亭缺少水域;又在题词中表达主观感受和情感,将个人情感与园林美学深刻结合;同时,他的词作也反映了瞬时需求和意愿,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汪超的精彩讲解,让我们得以窥见了辛弃疾在园林游赏时的丰富情感与深刻反思。
讲座结束后,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与汪超就辛弃疾收复中原的人生追求、与同为豪放词人的苏轼的对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提问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