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昆腔悠远·苏韵流芳
发布时间:2025.06.10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刘雪茹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曹润茹)6月5日晚,第2565期人文讲座于东九楼D107教室举行。国家一级演员、昆剧与苏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王芳,以“昆腔悠远·苏韵流芳”为主题,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专题讲座。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文华表演奖及白玉兰奖获得者,王芳以精湛的演绎与渊博的学识,系统阐释了昆曲与苏剧的艺术精髓。





讲座伊始,王芳结合个人艺术生涯指出:“艺术探索愈深,愈能体悟其文化厚度。”她梳理了昆曲的发展脉络:起源于14世纪中国昆山地区的昆山腔,历经六百余年传承,已成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素有“百戏之祖”美誉,并被喻为传统戏曲百花园中的“空谷幽兰”。王芳强调,昆曲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学与音乐价值,其表演体系更对后世诸多剧种产生深远影响。


在解析昆曲表演体系时,王芳详细阐释了“四功五法”的核心要义:“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与“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法,共同构成昆曲演员的艺术根基。她以昆曲与苏剧的同源关系为切入点,指出两剧种在声腔体系、表演程式及传承方式上的深度关联:“昆曲与苏剧犹如并蒂莲花,演员需兼修双艺,方能精准把握其艺术神韵。”通过现场演绎经典剧目片段,王芳直观展现了昆曲演员如何通过程式化动作传递人物情感,如手部姿态的细微变化、眼神的精准收放,皆需经过长期磨砺方能达成“以形写神”的境界。


针对昆曲念白的特殊性,王芳特别指出:“无曲谱约束的念白,更考验演员对文本的二度创作能力。”她以《贵妃醉酒》杨贵妃为例,通过同一句“啊呀呀”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处理,生动诠释了念白中语气轻重、节奏缓急对人物塑造的关键作用。王芳结合对贵妃醉酒神态的揣摩,分享个人创作经验:“演员需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日常观察转化为舞台语言,方能实现‘声中有情,情中有声’的艺术境界。”



在交流环节,观众就昆曲传承机制、剧种特色区分等话题踊跃提问。王芳回应称,昆曲传承始终秉持“口传心授”的师徒制传统,并强调开放包容的传承理念。针对青年观众想更深入了解昆曲的建议,她提出“从走进讲座、走进剧场入手,逐步感受戏曲之美”的路径。本场讲座以学术阐释与艺术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展现了王芳作为非遗传承人的深厚造诣,更彰显了昆曲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活力。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